1949年夏,西北大地上演了一场"猫鼠游戏":胡宗南的20万大军被彭德怀用"口袋阵"装了个严严实实。但最戏剧性的是,这场决定西北命运的大决战,竟源于几封加急电报里的"麦子保卫战"。当蒋介石还在用"西北军政长官"的虚名挑拨马家军内斗时,彭老总已经算准了胡宗南的每一步退缩——这位黄埔高材生恐怕到死都没想明白,自己怎么就被缺粮少弹的"泥腿子"部队包了饺子?
"胡长官又改主意了!"扶风前线指挥部里,参谋们对着前后矛盾的电报直跺脚。6月的关中平原上,胡马联军本约定南北夹击,可当马家军骑兵在咸阳城下撞得头破血流时,胡宗南的部队却像被点了穴——第36军刚冒头就被王震兵团揍回秦岭,其他部队则蹲在战壕里"看戏"。更讽刺的是,蒋介石为二马准备的"胡萝卜"此时成了催命符:马步芳拿到西北军政长官头衔后,转头就把联防作战计划扔进了渭河。
咸阳城外,181师的战士正用锄头加固工事。炊事班长老李蹲在战壕里嘀咕:"马家军赶着老乡的牛打冲锋,这哪是打仗,这是造孽啊!"百里外的西安城里,刚下火车的61军士兵连口水都没喝就扛着铁锹奔向前线。而在南京总统府,蒋介石对着地图大发雷霆:"胡宗南的二十万人是纸糊的吗?"此刻谁都没注意到,彭德怀正盯着陇东的麦收日历——再过半个月,要么颗粒归仓,要么落入马家军的粮囤。
7月初的渭河两岸突然安静下来。胡宗南在军事会议上信誓旦旦:"共军主力还在潼关吃土呢!"他精心布置的"三线防御"看起来固若金汤:第119军守法门寺,第38军卡住罗局镇,第65军盯着铁路线。连裴昌会都夸赞"这回总算学聪明了"。可暗地里,王治岐军长急得满嘴燎泡——他的侦察兵总在麟游山脚发现神秘脚印,但兵团司令部回复:"别疑神疑鬼,那是老百姓放羊。"
7月10日深夜,法门寺的哨兵突然听见"羊叫"。等看清漫山遍野的黑影时,许光达的坦克已经碾碎了119军防线。更绝的是,彭德怀故意在包围圈留了个"水门"——当胡宗南的溃军争相跳进渭河逃命时,两岸机枪响了。罗局镇阵地上,四军战士抡着镐头血战九昼夜,当初在西府丢的脸,这次用胡宗南六个军的装备找补了回来。最讽刺的是,当国军将领在河里扑腾时,马家军正忙着把陇东麦田抢收一空。
宝鸡指挥所里,胡宗南对着战报发呆:三天损失四万多人,相当于每分钟就有9个兵消失。而"胜利转进"到汉中的部队,连枪栓都丢在了渭河里。此刻彭德怀却皱起眉头——马家军趁乱抢走百万斤麦子,兰州城下还有硬仗要打。更棘手的是,蒋介石突然给二马送来了美械装备,电报里那句"西北就托付给二位了"怎么看都像新的挑拨离间。
某些人总爱吹嘘胡宗南"保存了主力",却故意不提他逃跑时连军旗都扔了。说"马家军骁勇善战"的,不妨看看咸阳城下那些当活靶子的耕牛。最可笑的是,直到现在还有人相信蒋介石的离间计高明——要不是他给二马封官,胡宗南说不定能多跑出去几万人。
当胡宗南的参谋们忙着伪造战报时,有没有算过这笔账:用二十万大军换半个月麦收时间,这买卖到底谁赚了?有人说彭老总胜在"土",可偏偏是这些算着庄稼日子的"泥腿子",把黄埔精英的棋局掀了个底朝天。您觉得,打仗到底靠的是地图上的虚线,还是老乡家里的粮囤?
中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